所有圖書

辭書及工具書

語言文字

文學

歷史

傳記

社會科學

哲學

學術期刊

宗教

金融與商務

教育

藝術及音樂

心理勵志

流行讀物

教參讀物

生活百科

兒童讀物

科學史

文娛體育

珍賞收藏

中醫學

漫畫

非書

孫文革命──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

出版商 中華書局(香港)有限公司

出版日期 1970-01-01

分類 傳記

定價 HK$238.00

ISBN 9789888310678

頁數 584

加到我的書架
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
內容簡介
2015年是孫文逝世90周年。國際知名的孫中山研究權威學者黃宇和院士,繼四年前出版《三十歲前的孫中山》,跟蹤孫文「如何」走上革命的道路之後,決定再接再厲,繼續探索孫文「為何」革命並能夠堅持到底。 孫文是基督徒,這個街知巷聞;但若說《聖經》啓發了孫文革命,則可謂千古奇聞。世人津津樂道孫文是「番書仔」,肚內的中國墨水不多;但若說《易經》啓發了孫文革命,更是「恕老夫孤陋寡聞」。本書證明兩說皆貨真價實的今日要聞。 本書所云的《聖經》,泛指西方文化,具體則指《聖經》所傳達的高尚精神──「侍人」。本書所言之《易經》,泛指華夏文化,具體則指《易經》原旨所傳達的、「天地革而四時成」的不斷自我更新精神,而「革」之目的是「應乎人」。權威學者黃宇和院士,繼 本書通過客觀的實證史學研究方法,試圖追尋如下的歷史真相: ‧ 孫文的革命念頭與行動決心,跟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有何關係? ‧ 孫文的三位信奉基督宗教的師友:王煜初、區鳳墀及楊襄甫,是如何從熟讀《易經》到走向信奉《聖經》,並冒着性命危險在乙未廣州起義中保衛孫文脫離險境? ‧ 在孫文的乙未廣州起義失敗後,為何大批華人基督徒甘願用人海戰術掩護孫文撤退?洋教徒康德黎及達尼思為何也樂意「護送」孫文到安全的地方? ‧ 孫文熟讀聖賢書,卻為何迷信會黨,以至多次受騙?孫文後來竟然加入會黨,甚至成為「洪棍」(秘密會社「元帥」的代號),為甚麼? ‧ 孫文身邊先後三位女性:盧慕貞、陳粹芬、宋慶齡,如何先後受到《聖經》原旨「忘我奉獻」的「侍人」精神的影響,對孫文的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? ‧ 孫文逝世前,對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作出了怎樣的最後反思?並由此而對「兩經」的解釋作出哪些嶄新貢獻? 目錄 (甲) 緒言 第一部份 以史為鑒,經世致用 2 第一章 導言:孫文革命思想的形成與成長歷程 一、開宗明義:本書採實證史學方法 /3 二、隱喻《聖經》原旨對孫文的影響 /5 三、隱喻《易經》原旨對孫文的影響 /8 四、「兩經」的原旨及其衍生的形式 /10 五、「兩經」與孫文從少年到青壯年的思想歷程 /12 六、「兩經」與孫文從青壯年到中年的思想歷程 /14 七、「兩經」與孫文從中年到晚年的思想歷程 /15 八、本書內容的縱橫兩個方面 /19 第二章 以史為鑒 一、導言:主觀與客觀的歷史 /21 二、從中國大陸看孫文研究 /22 三、從台灣看孫文研究 /24 四、筆者從海外看孫文研究 /26 五、宏觀看中國的內憂外患一環扣一環 /28 六、在一環扣一環的漩渦中「兩經」哺育着孫文成長 /31 七、「兩經」鼓勵着孫文跟陰險暗流與驚濤駭浪搏鬥 /40 八、在英國的主觀與客觀歷史之爭 /48 (乙) 從少年到青壯年:「兩經」哺育着孫文成長 第二部份 孫文從《聖經》到《易經》 54 第三章 孫文的《聖經》:孫文雙重受洗,忘我奉獻地「侍人」 一、西學:「在生命上得到新啓示」 /55 二、《聖經》:孫文自命為漢人的摩西(Moses) /57 三、秀才造反?要誅九族的! /64 四、矢志革命 何需誓詞? /76 五、結語:「惟是宗教之力有所窮」 /84 第四章 孫文的《易經》:孫文革命的華夏文化的根據 一、隱喻地說:《易經》賦予孫文「宏偉的氣魄」 /87 二、孫文打通了《易經》和《聖經》之間的壁壘 /91 三、孫文艱苦自學以《易經》為首的華夏文化 /95 四、孫文對《易經》的忠誠蓋過其對《聖經》所衍生的 人為的信仰 /99 五、洋人的優越感令他們藐視三民主義暨《易經》所孕育的 華夏文化 /105 六、洋人既批評中國士大夫落後,又抨擊積極向西方學習的 孫文 /108 七、欲改革政治,必先知歷史 /110 第三部份 孫文的師友:從《易經》到《聖經》 124 第五章 《聖經》打後衛:乙未廣州起義 一、長期被埋沒的民族英雄基督徒 /127 二、重陽拜堂?瘋了嗎! /130 三、從《易經》走入《聖經》的王煜初牧師 /131 四、捨身掩護孫文逃生的王煜初父子! /136 五、身在《聖經》而心在《易經》的王煜初牧師 /137 第六章 軍師:乙未廣州起義的「神經中樞」 一、區鳳墀:著名儒士竟然當了宣教師 /148 二、區鳳墀的高尚人品 /152 三、區鳳墀關鍵性的轉變 /160 四、尹文楷乃何許人? /162 五、「神經中樞」位於何方? /164 第七章 孫文的師友:身在《聖經》而心在《易經》 一、繼續追查「神經中樞」所在地 /167 二、終於鎖定「神經中樞」所在地 /169 三、楊襄甫:賣掉豐厚家產去當清苦宣教師的儒士 /175 四、楊襄甫:華人可不是次等基督徒! /180 五、眾志成城,對付惡勢力! /182 第四部份 《聖經》救《易經》 190 第八章 出險:華人基督徒掩護孫文落荒而逃 一、識途老馬 /192 二、港穗基督徒為孫文打保護傘 /194 三、翻越城牆逃生? /201 四、金蟬脫殼 /203 五、儒士朱淇出賣革命 /207 第九章 逃亡:基督徒醫生與基督徒律師「護送出境」 一、抵達香港 /215 二、驚弓之鳥趕快躲起來 /218 三、向恩師求救 /220 四、執行引渡法?把孫文遞解出境? /223 五、逃出生天:恩師不但救了孫文性命,也救了他的革命事業 /227 六、乙未不了情 /229 (丙) 從青壯年到中年:「兩經」哺育着孫文茁壯成長 第五部份 融會貫通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: 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「兩經」的反思 236 第十章 融會: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《聖經》的反思 一、倫敦蒙難 /238 二、世人對同一史料的不同解讀 /241 三、孫文對科學與宗教之爭有何看法? /244 四、孫文的自由主義 /250 五、康德黎醫生的宗教觀:既科學又虔誠,更身體力行 /255 第十一章 貫通: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《易經》的反思 一、一個嶄新的概念萌芽了! 從神道入治道 /263 二、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商鞅的治道 /265 三、「復三代之規」? /269 四、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中國內政的反思 /271 五、為何當時中國的治道如此糟糕?如何是好? /275 六、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中國外交的構思 /282 七、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「民族主義」的構思 /285 八、民心開發:隱喻地用《聖經》「侍人」的精神彌補《易經》「應乎人」的真諦之不足 /288 九、政教分離 /293 第六部份 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的異端邪說 296 第十二章 會黨《易經》的異端: 不可專以聯結椎埋等輩為計! 一、導言:為何孫文長期執迷不悟? /297 二、首次受騙 /297 三、問號連篇 /299 四、孫文加入洪門 /301 五、為何孫文一廂情願到如此地步? /306 六、晚年孫文對洪門的認識 /308 七、終於大徹大悟 /311 八、「現代公民」? /314 第十三章 風水《聖經》的邪說:孫文對風水的態度 一、導言:「皇帝田」的預言 /320 二、孫家篤信風水的悠久傳統 /321 三、孫文的祖父敬賢公的「皇帝田」 /325 四、孫文的父親達成公追逐風水而遷墳 /328 五、孫文可信風水? /329 第七部份 《聖經》?《易經》? 君子好逑 354 第十四章 求《聖經》得《易經》:孫文與盧慕貞的約 一、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 /356 二、讓盧慕貞最受不了的事 /359 三、按序分析、逐一提問 /361 四、盧慕貞的傳統美德 /371 五、《聖經》!《聖經》! /377 第十五章 求《聖經》,得半部:孫文與陳粹芬的情 一、一見鍾情 /379 二、誓死追隨 /382 三、捨身參與 /388 四、功成身退 /393 五、瑞華坊不了情 /395 六、颯爽英姿 /396 第十六章 求《聖經》得《聖經》:孫文與宋慶齡的愛 一、志同道合 /398 二、神魂顛倒 /400 三、終獲至寶 /407 四、生死戀 /409 五、誓約俗不可耐 /420 六、結語:孫文的「家事遺囑」 /424 (丁) 從中年到晚年:「兩經」支撐着孫文搏鬥驚濤駭浪 第八部份 孫文對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的再反思、三反思 430 第十七章 冒險猛進 ,有勇如螭:孫文對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的 再反思 一、為國還是為己 /431 二、袁世凱的皇帝夢 /437 三、孫文挑戰列強 /441 四、濟弱扶傾 /444 五、聯俄聯共 /445 六、孫文對共產主義的評價 /447 七、孫文與毛澤東的分歧 /449 八、孫文的民族主義 /454 九、孫文民權主義 /458 十、孫文的民生主義 /459 第十八章 新解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:孫文對「兩經」的最後反思 一、孫文對《易經》的最後反思 /462 二、孫文對《聖經》的最後反思 /471 三、孫文用其親身經歷新解《聖經》 /477 四、孫文對《易經》華夏文化的貢獻 /484 五、《聖經》、《易經》,孰重孰輕? 落葉歸根 /489 第十九章 緬懷與沉思:孫文對近代思想的貢獻 /495 英漢對照表 /508 檔案及參考書目 一、未刊及已刊檔案資料 /517 二、西文參考書目 /522 三、中日文參考書目 /533 跋 /563
作者簡介

黃宇和

黃宇和院士,1946年11月生於廣東省番禺縣。幼隨家人到香港定居。先後就讀於九龍牛頭角庇護十二小學、九龍華仁書院、香港大學。1968年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,1971年完成博士論文後留校。1974年起受聘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,任教至2013年底行將退休時,悉尼大學當局授予黃宇和終身講座教授榮銜。1978年英國皇家歷史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。2000年澳大利亞國家社會科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。2011 年澳大利亞國家人文科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。

黃宇和曾當過英國劍橋大學、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、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和香港大學亞洲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,以及台灣政治大學客座教授。又先後在英國的牛津大學、劍橋大學、倫敦大學;美國的哈佛大學、耶魯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、加州大學、聖約翰大學;中國的北大、清華、復旦、武漢、中山等大學,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學術機構講學。

研究領域包括孫中山、兩次鴉片戰爭、太平天國和近現代中國國際關係。


延伸閱讀

孫文革命──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

出版商 中華書局(香港)有限公司

出版日期 1970-01-01

分類 傳記

定價 HK$238.00

ISBN 9789888310678

頁數 584

加到我的書架
趕快在我的書架建立專屬於你的書單
內容簡介
2015年是孫文逝世90周年。國際知名的孫中山研究權威學者黃宇和院士,繼四年前出版《三十歲前的孫中山》,跟蹤孫文「如何」走上革命的道路之後,決定再接再厲,繼續探索孫文「為何」革命並能夠堅持到底。 孫文是基督徒,這個街知巷聞;但若說《聖經》啓發了孫文革命,則可謂千古奇聞。世人津津樂道孫文是「番書仔」,肚內的中國墨水不多;但若說《易經》啓發了孫文革命,更是「恕老夫孤陋寡聞」。本書證明兩說皆貨真價實的今日要聞。 本書所云的《聖經》,泛指西方文化,具體則指《聖經》所傳達的高尚精神──「侍人」。本書所言之《易經》,泛指華夏文化,具體則指《易經》原旨所傳達的、「天地革而四時成」的不斷自我更新精神,而「革」之目的是「應乎人」。權威學者黃宇和院士,繼 本書通過客觀的實證史學研究方法,試圖追尋如下的歷史真相: ‧ 孫文的革命念頭與行動決心,跟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有何關係? ‧ 孫文的三位信奉基督宗教的師友:王煜初、區鳳墀及楊襄甫,是如何從熟讀《易經》到走向信奉《聖經》,並冒着性命危險在乙未廣州起義中保衛孫文脫離險境? ‧ 在孫文的乙未廣州起義失敗後,為何大批華人基督徒甘願用人海戰術掩護孫文撤退?洋教徒康德黎及達尼思為何也樂意「護送」孫文到安全的地方? ‧ 孫文熟讀聖賢書,卻為何迷信會黨,以至多次受騙?孫文後來竟然加入會黨,甚至成為「洪棍」(秘密會社「元帥」的代號),為甚麼? ‧ 孫文身邊先後三位女性:盧慕貞、陳粹芬、宋慶齡,如何先後受到《聖經》原旨「忘我奉獻」的「侍人」精神的影響,對孫文的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? ‧ 孫文逝世前,對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作出了怎樣的最後反思?並由此而對「兩經」的解釋作出哪些嶄新貢獻? 目錄 (甲) 緒言 第一部份 以史為鑒,經世致用 2 第一章 導言:孫文革命思想的形成與成長歷程 一、開宗明義:本書採實證史學方法 /3 二、隱喻《聖經》原旨對孫文的影響 /5 三、隱喻《易經》原旨對孫文的影響 /8 四、「兩經」的原旨及其衍生的形式 /10 五、「兩經」與孫文從少年到青壯年的思想歷程 /12 六、「兩經」與孫文從青壯年到中年的思想歷程 /14 七、「兩經」與孫文從中年到晚年的思想歷程 /15 八、本書內容的縱橫兩個方面 /19 第二章 以史為鑒 一、導言:主觀與客觀的歷史 /21 二、從中國大陸看孫文研究 /22 三、從台灣看孫文研究 /24 四、筆者從海外看孫文研究 /26 五、宏觀看中國的內憂外患一環扣一環 /28 六、在一環扣一環的漩渦中「兩經」哺育着孫文成長 /31 七、「兩經」鼓勵着孫文跟陰險暗流與驚濤駭浪搏鬥 /40 八、在英國的主觀與客觀歷史之爭 /48 (乙) 從少年到青壯年:「兩經」哺育着孫文成長 第二部份 孫文從《聖經》到《易經》 54 第三章 孫文的《聖經》:孫文雙重受洗,忘我奉獻地「侍人」 一、西學:「在生命上得到新啓示」 /55 二、《聖經》:孫文自命為漢人的摩西(Moses) /57 三、秀才造反?要誅九族的! /64 四、矢志革命 何需誓詞? /76 五、結語:「惟是宗教之力有所窮」 /84 第四章 孫文的《易經》:孫文革命的華夏文化的根據 一、隱喻地說:《易經》賦予孫文「宏偉的氣魄」 /87 二、孫文打通了《易經》和《聖經》之間的壁壘 /91 三、孫文艱苦自學以《易經》為首的華夏文化 /95 四、孫文對《易經》的忠誠蓋過其對《聖經》所衍生的 人為的信仰 /99 五、洋人的優越感令他們藐視三民主義暨《易經》所孕育的 華夏文化 /105 六、洋人既批評中國士大夫落後,又抨擊積極向西方學習的 孫文 /108 七、欲改革政治,必先知歷史 /110 第三部份 孫文的師友:從《易經》到《聖經》 124 第五章 《聖經》打後衛:乙未廣州起義 一、長期被埋沒的民族英雄基督徒 /127 二、重陽拜堂?瘋了嗎! /130 三、從《易經》走入《聖經》的王煜初牧師 /131 四、捨身掩護孫文逃生的王煜初父子! /136 五、身在《聖經》而心在《易經》的王煜初牧師 /137 第六章 軍師:乙未廣州起義的「神經中樞」 一、區鳳墀:著名儒士竟然當了宣教師 /148 二、區鳳墀的高尚人品 /152 三、區鳳墀關鍵性的轉變 /160 四、尹文楷乃何許人? /162 五、「神經中樞」位於何方? /164 第七章 孫文的師友:身在《聖經》而心在《易經》 一、繼續追查「神經中樞」所在地 /167 二、終於鎖定「神經中樞」所在地 /169 三、楊襄甫:賣掉豐厚家產去當清苦宣教師的儒士 /175 四、楊襄甫:華人可不是次等基督徒! /180 五、眾志成城,對付惡勢力! /182 第四部份 《聖經》救《易經》 190 第八章 出險:華人基督徒掩護孫文落荒而逃 一、識途老馬 /192 二、港穗基督徒為孫文打保護傘 /194 三、翻越城牆逃生? /201 四、金蟬脫殼 /203 五、儒士朱淇出賣革命 /207 第九章 逃亡:基督徒醫生與基督徒律師「護送出境」 一、抵達香港 /215 二、驚弓之鳥趕快躲起來 /218 三、向恩師求救 /220 四、執行引渡法?把孫文遞解出境? /223 五、逃出生天:恩師不但救了孫文性命,也救了他的革命事業 /227 六、乙未不了情 /229 (丙) 從青壯年到中年:「兩經」哺育着孫文茁壯成長 第五部份 融會貫通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: 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「兩經」的反思 236 第十章 融會: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《聖經》的反思 一、倫敦蒙難 /238 二、世人對同一史料的不同解讀 /241 三、孫文對科學與宗教之爭有何看法? /244 四、孫文的自由主義 /250 五、康德黎醫生的宗教觀:既科學又虔誠,更身體力行 /255 第十一章 貫通: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《易經》的反思 一、一個嶄新的概念萌芽了! 從神道入治道 /263 二、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商鞅的治道 /265 三、「復三代之規」? /269 四、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中國內政的反思 /271 五、為何當時中國的治道如此糟糕?如何是好? /275 六、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中國外交的構思 /282 七、孫文1896-1897 年間在倫敦時對「民族主義」的構思 /285 八、民心開發:隱喻地用《聖經》「侍人」的精神彌補《易經》「應乎人」的真諦之不足 /288 九、政教分離 /293 第六部份 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的異端邪說 296 第十二章 會黨《易經》的異端: 不可專以聯結椎埋等輩為計! 一、導言:為何孫文長期執迷不悟? /297 二、首次受騙 /297 三、問號連篇 /299 四、孫文加入洪門 /301 五、為何孫文一廂情願到如此地步? /306 六、晚年孫文對洪門的認識 /308 七、終於大徹大悟 /311 八、「現代公民」? /314 第十三章 風水《聖經》的邪說:孫文對風水的態度 一、導言:「皇帝田」的預言 /320 二、孫家篤信風水的悠久傳統 /321 三、孫文的祖父敬賢公的「皇帝田」 /325 四、孫文的父親達成公追逐風水而遷墳 /328 五、孫文可信風水? /329 第七部份 《聖經》?《易經》? 君子好逑 354 第十四章 求《聖經》得《易經》:孫文與盧慕貞的約 一、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 /356 二、讓盧慕貞最受不了的事 /359 三、按序分析、逐一提問 /361 四、盧慕貞的傳統美德 /371 五、《聖經》!《聖經》! /377 第十五章 求《聖經》,得半部:孫文與陳粹芬的情 一、一見鍾情 /379 二、誓死追隨 /382 三、捨身參與 /388 四、功成身退 /393 五、瑞華坊不了情 /395 六、颯爽英姿 /396 第十六章 求《聖經》得《聖經》:孫文與宋慶齡的愛 一、志同道合 /398 二、神魂顛倒 /400 三、終獲至寶 /407 四、生死戀 /409 五、誓約俗不可耐 /420 六、結語:孫文的「家事遺囑」 /424 (丁) 從中年到晚年:「兩經」支撐着孫文搏鬥驚濤駭浪 第八部份 孫文對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的再反思、三反思 430 第十七章 冒險猛進 ,有勇如螭:孫文對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的 再反思 一、為國還是為己 /431 二、袁世凱的皇帝夢 /437 三、孫文挑戰列強 /441 四、濟弱扶傾 /444 五、聯俄聯共 /445 六、孫文對共產主義的評價 /447 七、孫文與毛澤東的分歧 /449 八、孫文的民族主義 /454 九、孫文民權主義 /458 十、孫文的民生主義 /459 第十八章 新解《聖經》和《易經》:孫文對「兩經」的最後反思 一、孫文對《易經》的最後反思 /462 二、孫文對《聖經》的最後反思 /471 三、孫文用其親身經歷新解《聖經》 /477 四、孫文對《易經》華夏文化的貢獻 /484 五、《聖經》、《易經》,孰重孰輕? 落葉歸根 /489 第十九章 緬懷與沉思:孫文對近代思想的貢獻 /495 英漢對照表 /508 檔案及參考書目 一、未刊及已刊檔案資料 /517 二、西文參考書目 /522 三、中日文參考書目 /533 跋 /563
作者簡介

黃宇和

黃宇和院士,1946年11月生於廣東省番禺縣。幼隨家人到香港定居。先後就讀於九龍牛頭角庇護十二小學、九龍華仁書院、香港大學。1968年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,1971年完成博士論文後留校。1974年起受聘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,任教至2013年底行將退休時,悉尼大學當局授予黃宇和終身講座教授榮銜。1978年英國皇家歷史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。2000年澳大利亞國家社會科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。2011 年澳大利亞國家人文科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。

黃宇和曾當過英國劍橋大學、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、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和香港大學亞洲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,以及台灣政治大學客座教授。又先後在英國的牛津大學、劍橋大學、倫敦大學;美國的哈佛大學、耶魯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、加州大學、聖約翰大學;中國的北大、清華、復旦、武漢、中山等大學,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學術機構講學。

研究領域包括孫中山、兩次鴉片戰爭、太平天國和近現代中國國際關係。


延伸閱讀